6月初,我院特需诊疗科陆炯炯副教授的专家门诊迎来了一位年仅2岁4个月瘦弱的男孩阳阳(化名)。据患儿家属描述,阳阳从小就瘦,怎么吃也不长肉,最近还出现了喝奶后严重吐奶的情况,去当地医院检查。做B超后,显示:肝脏有一个10多公分的巨大肿瘤,甲胎蛋白(AFP)>1000ng/ml。(甲胎蛋白正常值一般小于25,大于400多是原发性肝癌迹象)。晴天霹雳!2岁宝宝体内竟有巨大肿瘤慌了神的父母多方咨询后,连夜动身,抱着孩子从江西赶往我院。在门诊室内,经陆炯炯副教授触诊,触摸到阳阳右肋缘下一个巨大肿块。陆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首先考虑肝母细胞瘤,同时告诉家长,首选手术切除肿瘤。△触诊标记的肿瘤轮廓入院后,在临床初步诊断的基础上,阳阳进行了影像学检查、肝脏增强CT和MRI检查,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立体呈现了肿瘤和肝内重要血管之间的立体关系。医生审慎判断肿瘤的数量、大小,部位以及周围毗邻关系,决策手术方案。争分夺秒!2小时完整切除不留“祸患”术前讨论会诊制度一直是特需诊疗科的优良传统。在完善术前检查基础上,特需诊疗科杨甲梅主任主持针对阳阳病情进行全科术前讨论,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因患儿年幼、体瘦,大家讨论尤其仔细、考虑极为全面。△特需诊疗科专家团队正在术前讨论全科讨论结果如下1、根据术前检查,肝母细胞瘤诊断明确,首选手术切除。2、患儿年龄小仅2岁4个月,注意尽量减少术中出血,维持术中循环稳定。3、患儿体重仅10公斤,需要联合麻醉科和ICU术后监护。术前,特需诊疗科专家团队与麻醉科王振猛教授、ICU张金旻教授及手术室提前沟通协调,考虑到患儿年龄小,手术安排在上午第一台。特需诊疗科耿利主任,陆炯炯副教授,赵一军、方鲲鹏医生共同给阳阳进行了右肝巨大肝母细胞瘤切除,麻醉科王振猛教授主持麻醉。△手术团队进行手术中△王振猛教授主持麻醉手术持续约2小时,术中出血仅30毫升,手术完成顺利。△手术标本,瘤体约350克术后阳阳送至ICU监护,在ICU张金旻主任和计燕护士长等医护人员的细心呵护下,患儿恢复迅速,术后第1天便拔除了胃管,开始进食。术后第3天返回特需病房。回到病房后,阳阳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病区庄秋锦护士长及全体护理人员给他特殊的关爱,还送去小汽车、玩偶等玩具。阳阳的一颦一笑、点滴进步都牵动着大家的心。阳阳也非常“争气”,术后仅一周,就可以康复出院了。出院那天,年轻的父母给特需诊疗科和麻醉科精心准备锦旗和鲜花,表达满满感激之情!因为信任,千里奔赴,而海医大三院用专业和爱心,完成了这场耐心、细心、暖心的接力赛,帮助患儿重获健康、重拾笑脸。
科普小贴士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 下文简称HB)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90%发生于5岁以内,多发作于2岁以前。HB发病率为0.5~2/100万。近20年来HB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约20%的患儿在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切除肿瘤是HB的关键手段,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HB常见的临床症状:无症状性腹部肿块;腹胀;厌食或呕吐;阻塞性黄疸甚至肿瘤破裂引发的急腹症。90%以上病例甲胎蛋白(AFP)水平显著升高,如果AFP<100ng/mL常提示预后不良。影像学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病灶,其中肝右叶单发病灶多见,多发病灶者预后较差。HB的标准治疗策略是手术联合化疗,其中手术为无法替代的关键治疗手段。如能手术完整切除,则先切除,术后配合化疗;如不能一期手术切除,可先予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以期达到手术完整切除。其中PRETEXTⅠ期和Ⅱ期且完整切除的病例治愈率可以达到90%。目前我国儿童HB的6年总体生存率为83.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于肝母细胞瘤,我院至今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1983年5月,吴孟超、张晓华、吴伯文为全世界最小的婴儿(4个月)切除重达630克肝母细胞瘤。女患者至今健康如常人。内容来源: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