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114条结果

  • 张玲琳,李斌.黄褐斑的中西医药物治疗[J].皮肤科学通报,2022,39(5):388-391.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获得性、局限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面部对称分布的蝶状或不规则形的褐黄色斑片,亚洲中青年女性常见。黄褐斑病因复杂,遗传易感性、日光照射、性激素水平变化是主要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黑色素合成增加、皮肤屏障受损、皮损处血管增生以及炎症反应均参与了黄褐斑的发生,由于与皮肤光老化相似的组织学特征,也被认为是一种光老化性皮肤病。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一般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一、治疗目标和思路治疗目标: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复发减少。治疗思路:黄褐斑尚无标准疗法
    张玲琳 副主任医师 2023-04-13 19:21:16
  • 董健教授5月28日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中西医微创骨科协会第一届成立大会,被选为全国常委。第二天作腰突症的微创治疗的大会报告。与会专家对董健教授介绍的显微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手术表现出极大兴趣,纷纷请教问题,参与讨论,大会气氛非常热烈。董健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手术适应症、手术中的操作细节、如何避免手术中损伤神经、及其它应该注意的问题,受到大家的好评。
    董健 主任医师 2018-07-10 21:42:17
  • 小(婴幼)儿在辅食添加后,出现便干,质硬,羊粪球便,排便困难驽挣,排便间隔时间太长(3-4天),排便时间长(把厕半个小时),妈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调节饮食、生活习惯(增加粗纤维食物、水、作息规律适当运动,排便时间晨便等习惯),虽有的增加水与膳食纤维摄入效果不明显或并未改善便秘症状,但这仍是慢性便秘治疗最基础环节,且有利于减轻对泻药(通便药)依赖。 2.辅助通便药:西药通便药(乳果糖,聚乙二醇类),中医药对症的调理通便,3-6个月无明显效果,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3.中西医协同治疗小儿便秘,逐渐减少对通便药的依赖,过渡到中药的调理不仅限于通便治疗,
    张振国 住院医师 2023-10-30 11:08:32
  • 杏林专递|龙华医院-金山中西医紧密合作,共同对抗肛肠“肿瘤”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01-1419:52
    彭军良 主任医师 2022-01-14 20:35:34
  • 手法联合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发挥良好协同作用,在改善关节功能 , 缓解疼痛 僵硬等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写在最后康复治疗是KOA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应用中,应遵循相关规范,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将多种康复治疗方法综合运用,从而提升KOA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于治疗方案中具体运动方法、辅助工具等的选择,联合应用的细节,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延长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时间等,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图片来源:pixabay参考文献:[1]胡金鲁,肖四旺,谢辉,胡巩.中西医膝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106-111.[2
    微医药 健康号 2022-05-31 15:58:25
  • 、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服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和曲匹布通,试验组在基础上服用疏肝利胆汤加减,14天后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3.48%。对照组达63.57%,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组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也比西医组低。李兴禹研究设试验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则行西医基础治疗与服用熊去氧胆酸片、硫酸镁,试验组与对照组基础上另服用消炎利胆和利胆排石颗粒。在疗程达6个月后研究统计得出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5.35%。对照组达74.27%,同样显示出中西医治疗的优势。患者的临床症状上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结石应用价值良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以控制炎症反应
    赵刚 主任医师 2022-06-04 08:56:09
  • 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作为牵头单位,将优势专业资源进一步下沉社区,派遣彭军良主任医师每周星期四下午到金山区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开展中医专家门诊及混合痔专病门诊,完善中西医基层诊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此提高联盟单位优秀骨干学术水平,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彭军良 主任医师 2020-10-29 13:23:31
  • 综合以上资料,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报道,认为病属热证、实证者较多,主要采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等法治疗而对于属虚证者则论述少而简略。近年有学者注意到清法、下法等传统治法亦有乏效,难以满足不同证型病人的需要。且久用攻伐之品,耗伤正气,病尤难愈。这提示我们要提高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就不能局限于“肝胆气郁”、“湿热致病”之说,应根据临床实际而有所创新。我们根据历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结合国内中医药界对本病的治疗报道,以及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情的发展过程为在病的早、中期,病机多为湿热内蕴、肝胆气郁,治宜清利湿热、疏理肝气。如病情反复发作,湿热与胆汁相搏结,可有胆石形成病至后期,随着邪正的消长盛衰,呈现虚实错杂的病机变化。一方面,病邪久留不去,时消时长另一方面,病邪久留,势必损伤正气,导致阴阳气血的偏衰或不足。其中阴偏虚者可表现为肝阴不足证气偏衰者可表现为脾气虚证或二者并见,表现为肝脾两虚、气阴不足证少部分病人也可能兼有阳虚还可产生“湿热”、“砂石”、“癖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既是脏腑功能紊乱的结果,又可进一步加重脏腑的损伤而致虚损,形成正虚邪实、正虚邪恋等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由于有关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的研究报道较少,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规律尚未得到系统的总结,我们尝试将这一证型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治以滋阴柔肝之法,将张仲景芍药甘草汤、麦门冬汤与《柳州医话》一贯煎结合起来,稍加变化,组成滋阴柔肝汤白芍药、炙甘草、麦门冬、北沙参、生地黄、制首乌、构祀子、全当归、川柬子,并随证加减治疗。结果表明滋阴柔肝法能较好地改善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临床症状,并能获得较长的临床缓解期,是治疗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的有效途径。下面,拟从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治法、方药组成规律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2.2临证诊治实例与实践感悟在临床实际中,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患者由于个体的差异,病程长短的不同,其肝阴不足的轻重程度不尽相同。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病科从事本课题研究的两年当中,观察了2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其中证属肝胆湿热者106例,属肝胆气郁者50例,属肝阴不足者44例。而在这44例肝阴不足证患者中,单纯阴虚者21例,阴虚兼气虚者11例,阴虚兼湿热者12例。提示肝阴不足证在慢性胆囊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本病发展至中、后期尤其是病程较长的女性、老年患者所表现的重要证型之一。针对肝阴不足的病机,治以滋阴柔肝之法,能较好地消除临床不适症状,获得较长的临床缓解期。女性患者中多见阴虚肝郁之证,与其肝阴肝血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如诊治黄女,36岁。右胁反复胀痛两年余,平素情志抑郁,迭进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之类,初时见效,久则无效。曾查肝胆超,示胆囊壁毛糙,胆汁透声差,囊内多发胆结石,有移动。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刻诊:右胁胀痛,有时向肩背放射,烦劳时痛增,善太息,口干,食纳不馨,腹胀,大便干,舌红少苔,脉左关弦细而涩,右脉细。证属阴虚肝郁,宜滋阴柔肝疏郁。患者屡进疏肝理气之品无效,盖疏理太过伤及阴血矣。脉弦细而涩,即为肝阴亏损之明征,故以养阴柔肝疏郁之品而取效。合欢皮、玫瑰花等,品虽疏郁而不伤阴血,但仍有耗气伤肝之嫌,用量宜轻,中病即止。总之,滋阴柔肝法对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能较好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肝阴不足型慢性胆囊炎的有效途径。本文选自:石玮等,滋阴柔肝法治疗`使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原文链接地址:滋阴柔肝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赵刚 主任医师 2024-02-01 16:41:59
  • 治疗方面,西医多采取非手术和手术两方面的治疗措施。非手术治疗包括对于单纯性慢性胆囊炎,针对其细菌感染,采用广谱抗生素来治疗,但疗程长,且疗效不佳,易复发。最大直径小于0.5cm的胆固醇结石、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者,多口服胆汁酸制剂,加大胆汁的分泌量,使胆管内压力增大,松弛括约肌,加速胆汁的排泄。但结石完全消融率低,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对胆色素结石几乎无效。体外冲击波碎石,虽然提高了胆囊结石的治愈率,拓宽了胆囊结石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但是其复发率仍较高。王炳生报道1年内和2年内结石再生率分别为11.4%和21.6%,究其原因是结石排空不够彻底,以致于残留的结石再度成为成石核心。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
    赵刚 主任医师 2024-01-27 10:20:45
  • 粘连,产生幽门梗阻或结肠梗阻。还可演变成胆囊腺肌增生病、胆囊纤维化和胆囊息肉,而胆囊腺肌增生病和胆囊息肉是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危因子,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慢性胆囊炎的西医研究概况关于慢性胆囊炎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其机理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非结石性胆囊炎,其发病原因可包括以下几点:⑴感染: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来自肠道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肠球菌等可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若未被灭杀,则随胆汁进入胆囊引起感染。在一些全身性细菌感染中,如伤寒、副伤寒等,病原菌可自血循环进入胆囊,加之原有的胆囊内胆汁淤滞,使胆囊粘膜受损而发生胆囊炎症。亦可能是急性胆囊炎治疗不彻底造成慢性的细菌感染
    赵刚 主任医师 2024-01-18 20:14:34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