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大河健康报》:“九死一生”的手术,成功了

2019年11月27日 829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013年03月08日

  □记者 喜月霞

  结肠癌手术后,肿瘤复发转移,依次侵犯了横结肠、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肿瘤并且“包”住了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胆管等多条主要管道。这台手术要把肿瘤彻底切除干净,把腹腔内的器官彻底修整,再重新排列组合,难度极大,都认为九死一生,然而——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陈小兵

  1

  “结肠癌术后转移,都说活不了。”

  “高点,再高点……”他躺在床上,指挥着帮他调床铺高低的妻子,等高度调得令他满意时,他指指一旁的凳子,邀请记者坐下。

  “现在能不能活动?”记者问。

  “手术第二天就能下床轻微活动了。这么难的手术竟然真做成功了,我们一家人感觉跟做梦一样。”孙建新的妻子感慨说。

  孙建新是许昌襄城县人,早年在平顶山开出租车,赚到钱买了房子,把家安在了平顶山。

  前年,孙建新发现胃部有些不舒服,偶尔还有些隐隐作痛,但忍忍就过去了。

  “估计是开车吃饭不规律,伤到胃了。”孙建新并不在意。

  去年5月份,孙建新每天下午都发烧,38摄氏度左右,并且一直拉肚子,人也瘦得厉害。妻子执意带他去医院做肠镜检查,医生直接让住院手术。

  “结肠癌。”医生给出了诊断结果。

  6月1日,孙建新接受了手术,术后持续做完6个疗程的化疗。几番折腾,他的体重从160斤变成110斤,精神也大受打击。

  今年春节前,孙建新又觉得胃不舒服了。“疼,还有点儿恶心,喝口稀饭或者掰块馍吃吃会好点儿。”

  到医院复查,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并转移了。

  “医生说是‘局部种植转移’,意思是说,复发的肿瘤就跟种在相邻的组织上一样,越长越大。这跟‘广泛转移’不是一回事,广泛转移的治疗难度大,局部种植转移还能治。”孙建新的妻子试着向记者解释。

  拿着结果,他们直奔郑州。一位专家说,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先不做手术。

  还有专家说,肿瘤转移了,必须尽快手术,但手术风险很大,不如不做。

  方案有争议,他们正无所适从时,朋友向他们推荐了郑州人民医院肝脏外科陈国勇主任。

  “陈主任看完片子,说可以做手术。但我们心里没底,都说手术风险大,谁都不敢冒险。”打听了一圈,孙建新决定先不手术。

  2

  “我想活,哪怕有一成希望,我也愿意做手术!”

  今年2月6日,孙建新刚蹲到厕所,“哗啦”一下流出很多血,他吓了一跳。家人把他送到当地医院,用了很多方法都止不住血,他们只好连夜赶到郑州求医。

  “医生说肿瘤依次侵犯了横结肠、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可以做手术。但因为赶上春节,建议节后再手术。” 孙建新的妻子说,虽然一家人在医院过的年,但所有人心里都很高兴:只要过完年把手术做成功,比啥都强。

  然而,正月初七,她却听到了最不愿听到的消息。

  医生拿着最新拍的CT和以前对比,发现肿瘤又比原来长大了,并且出现局部种植转移。更棘手的是,孙建新还出现了肠瘘,吃下去的东西都从肠子上的洞口漏出去了,不但感染了周围组织,吸收的少量营养还都让肿瘤给“吃了”,这样一来,他越来越瘦,肿瘤越来越大,时间一长,他就出现了腹胀、吃不下饭的症状。

  很快,医生提供了3个方案供他们选择:做手术,但很可能“九死一生”,下不了手术台;在胃部插一个管,直接往里面打营养液;往小肠插一个管,直接打营养液。

  “我们更倾向于做手术,毕竟肿瘤长那么大,不拿出来,人能活?”孙建新的妻子说,他们立即逐一找多家医院的大夫咨询。

  “都说手术难度太大,婉言让我们放弃。可他这么年轻,家里两个孩子还小,咋能就这么放弃了?这时,我们再次想到了陈国勇主任,年前他都说能做手术,年后应该也能做吧?”孙建新一家人顿时萌生了新的希望。

  拿着片子,陈国勇主任陷入了沉思:不是其他医生不建议手术,而是说这台手术“九死一生”一点儿都不夸张!

  几个月前,患者刚做了开腹手术,腹腔内肯定有粘连,再做手术,难度肯定更大。同时,肿瘤复发,从腹腔右侧起,依次侵犯了横结肠、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并且肿瘤层层包裹,“包”住了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胆管等多条主要管道。

  “要想手术成功,首先要把肿瘤侵犯的所有部位全部切干净,然后把剩余的完好组织重新排列组合,为它们建立新的通道。”陈国勇主任分析说。

  “那究竟有几成把握?”孙建新急急地问。

  这一问,让陈国勇主任想起了他们一个多月前的会面。

  “你们之前是不是来找我看过病?”

  “是,当时您建议手术,但我没做,现在我想通了,愿意做手术。”孙建新有些后悔地说。

  陈国勇主任觉得很惋惜,但只能实话实说:“如果一个月前做这台手术,我有七成把握,现在肿瘤大了很多,侵犯的组织也多了,所以现在只有四成把握。”

  “别说四成,你有一成把握我都愿意试,我知道我的病,再不做手术都没命了,就算我死在了手术台上,我也不怨您,毕竟也算我解脱了。”孙建新再次表达了希望手术的意愿。

  “好,我尽力而为。”陈国勇主任被他打动了,决定奋力一搏。

  3

  把腹腔里的所有器官重新“排列组合”

  嘴上说“四成把握”,但面对求生心切的患者,陈国勇主任想尽力提高胜算。

  先为孙建新制订方案,争取在手术前,将他身体的各项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这样,他才能耐受长时间的手术。

  同时,陈国勇主任多次跟他率领的团队成员讨论病情,并在电脑上反复模拟整个手术过程,这下,胜算的几率又提高不少。等到胸有成竹,感觉这台手术万无一失时,陈国勇主任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手术了。

  2月26日上午9点,孙建新被推进手术室。当天,知道这一消息的亲戚朋友都赶来了,所有人跟孙建新的妻子一样“心里没底”,不少人还担心这次会面是不是最后一次见到孙建新,内心凄怆不已。

  殊不知,手术室内的大夫比他们还紧张。

  第一刀由陈国勇主任的助手下手,他惊呼:“肿瘤太大了,还这么硬,都跟肚皮长到一起了,恐怕切不下来了!”

  陈国勇主任一看,立即启用第二套手术方案,改变肿瘤切除路线,争取使手术顺利进行下去。

  腹腔打开后,陈国勇主任决定先从右往左切,先把肿瘤和肾脏游离,再把肿瘤侵犯的肝脏一角切除干净,再游离受侵犯的肝门……

  游离、分离、剥离,所有步骤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分离到下腔静脉处,陈国勇主任顿了一下:肿瘤和下腔静脉中间只有一条细细的缝隙。他小心地将手术刀置入其中,沉稳地分离,终于,分离了!

  血管、组织跟骨骼不一样,位置不固定,软软地“堆”在一起,手术中很怕碰破。但陈国勇主任熟能生巧,所有的血管、胆管就跟长了眼睛一样,总能顺利“避开”锋利的手术刀。这大概也是他有信心挑战高难度手术的原因之一吧?

  这台手术,陈国勇主任完整切除了已经侵犯多个组织的肿瘤,并对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脂肪组织进行了大范围清扫,完成了胃肠、胰肠、胆肠、肠肠的吻合,并在完整切除被肿瘤侵犯的血管后,重新建立了血管通道。

  这相当于把孙建新腹腔内的器官彻底修整后,再重新排列组合,难度可想而知。

  晚上7点钟,陈国勇主任走出手术室,像往常一样,轻声告诉所有家属:“手术成功了,放心吧!”

  

  专家点评:患者的要求是我们临床工作的出发点

  现代肿瘤学有三大理念:循证医学、规范化、个体化,其中个体化是最高追求。所谓个体化,就是“量体裁衣”,就是“因人施治”。在实施个体化治疗时,患者的要求、理解和配合非常关键。

  这位肿瘤患者的治疗就是对“个体化”的最好说明。

  手术能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与陈国勇主任及其团队精湛的技术水平和长达10小时的努力密不可分。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患者及其家属方面的原因,正是他们强烈的求生欲望、发自内心的手术要求、对手术风险的充分理解、对临床工作的大力支持,手术才得以最终顺利完成。

  当然,从所谓“规范化”的角度讲,这样的高难度手术做起来会非常困难,很多大夫往往选择不做,但是“规范化”是机械和教条的,而“个体化”是灵活多样的,是以人为本的。

  一个年仅34岁的晚期癌症患者,他有权利对自己将要接受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在技术高超的陈国勇主任面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手术,哪怕是“九死一生”。当然,对这位患者来说,仅仅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治疗已经完成,接下来他还将面对多种考验,包括术后身体的恢复、术后全身化疗、癌细胞的复发转移等,这一切都还是未知因素。

  希望这位患者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加强营养,科学运动,做好术后康复,与医护人员一起,携手创造新的康复奇迹。同时,无数癌症患者的康复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不死,一切皆有可能!

  点评专家:

  陈小兵,医学博士,河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郑州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挂职),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全国青年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0